【交通事務委員會】政府檢視隧道及主幹道收費水平
- honchausiuchung
- 6月20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運輸及物流局已完成政府隧道及主幹道收費的檢討工作,並於2025年6月20日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匯報相關結果。周小松議員在會議上提出三點關注:
1) 政府是次以「交通管理需要」、「效率優先」、「公交優先」及「用者自付」的四大原則作為檢討隧道收費的基礎,周小松議員認為「交通管理需要」及「效率優先」這兩個原則應佔較大比重。當局在調整收費時應充分顧及市民的負擔能力,以不影響民生為先決條件。
2) 政府建議中九龍繞道通車後,所有車種全日劃一收取10元費用。當局推算若繞道不徵收任何費用,繁忙時段的容車量比率將高達約0.97,意味著繞道的剩餘容量將不足以應付未來的交通增長,故認為免費方案並不可取。
周小松議員不認同局方上述的判斷。當局假設若採取10元收費方案,容車量比率將只有約0.8,這顯示繞道容量未有充分利用,未能充分發揮其對其他主要道路的分流效果。相對而言,免費方案下推算的容車量比率雖然較高,但仍低於1.0,換言之,繞道在免費使用情況下仍未達致真正擠塞水平。他查詢局方會否考慮採取「中間方案」,例如全日劃一收費5元,在交通分流效果及收回成本兩方面取得更好平衡。
3) 會議文件提及,若進一步下調輕型貨車等商用車的過海隧道收費,將會誘發額外車流,加劇過海交通的壓力。周小松議員指出,商用車司機過海目的主要是為了送貨或提供服務,本身有清晰的業務需要,他們過海並無其他替代路線可供選擇,即使收費下調,亦不會誘使司機特意增加額外的過海行程。因此,他詢問當局能否援引數據加以證明。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答覆,若在中九龍繞道採取5元收費,預計繁忙時間容車率達0.9,與免費方案相若,而成本收回率僅為50%,故政府須審慎考慮。此外,三隧分流措施實施至今僅約一年半時間,政府現階段檢視交通流量狀況後,認為目前未有足夠數據證明,進一步下調收費不會影響現時得來不易的三隧分流成效。當局暫不傾向在短期內作出進一步的收費調低建議。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