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松 | 勞聯秘書長、立法會議員
廣東與香港在社會、經濟等方面聯繫緊密,加上不少港人的家鄉在廣東,近年本港不少長者都選擇到廣東養老。為向這些長者提供更多選擇和支援,特區政府優化了「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計劃),包括增加參與計劃的安老院總數、完善長者跨境醫療保障等。新措施嘗試為港人跨境安老減少障礙,值得讚許。但我認為當中關於院舍試住期、分擔醫療費的措施仍有可完善的地方。
先看院舍試住期,參與計劃的長者可於相關廣東安老院試住六個月,如果長者試住完畢後退出計劃,可繼續以原有位置輪候「中央輪候冊」的資助長期護理服務。我認為這個安排是好的,惟試住期仍有延長空間。現時本港津助院舍及合約院舍安老宿位的平均輪候時間長達十多個月,如果長者在試住期屆滿後,想繼續輪候本港津助及合約院舍宿位,雖然其輪候位置不變,但退出計劃就不能再居住廣東院舍,導致「空窗期」,長者在這段時間沒法得到院舍照顧服務。我認為較理想的做法是,當局因應有需要長者的情況,適當延長其在廣東院舍的試住期,輪候本港宿位期間,同步使用廣東院舍的服務。
再看分擔醫療費,我曾隨立法會代表團到廣東參觀安老院,並與入住的港人「老友記」交流,不少人都表示居住環境等方面都不錯,但在當地求醫的開支或多或少對他們的經濟造成負擔,而我也曾建議特區政府為在內地養老的香港長者提供醫療費支援。現在當局接納相關建議,將於明年以試行方式,分擔參加計劃的長者在國家基本醫保政策下須自行付費的醫療開支。對於當局曾表示相關開支要由長者先支付,之後再報銷,我建議整個理賠程序可由當局委託的公司協助長者辦理,以便利長者。
【周昇詞】專欄
原文刊於:香港《香港仔》
刊登日期:2024-12-13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