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會議】反對盲目輸入外勞 現行審批機制應尊重
- honchausiuchung
- 2月24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2023年4月20日的立法會會議討論「加快輸入人力,補充本港勞動力」議案,周小松議員就此發言時指出,勞工界從來不是一刀切反對輸入外勞,但盲目大量輸入外勞,必定嚴重衝擊本地工人的就業機會。
其實,只要經過準確評估,確實須要輸入外勞的,可以循現行的「補充勞工計劃」處理。周小松議員擔任勞工顧問委員會委員八年間,亦批准過以「補充勞工計劃」輸入外勞的申請。對於有人質疑計劃申請程序繁複,勞顧會審批時間過長,這是一種誤解。勞顧會委員每次審批個案的時間只有一到兩個星期,時間非常緊湊。周小松議員不反對檢討提升「補充勞工計劃」的實施效率,縮短審批時間,但如果繞過現有制度,另闢途徑輸入外勞,擔心有關計劃缺乏監管、易被濫用。
至於有意見認為,「補充勞工計劃」規定的26個不可輸入外勞的工種,應予取消限制。周小松議員對此亦不能認同,這些基層工種(例如侍應、售貨員、倉務員等)入職門檻低、易培訓、易被取代,必須受到保護,不應該輸入外勞。而這類工人議價能力本來就較低,輸入外勞之後僱主會更加沒有動力去培訓新人、提高待遇。
本港目前有約11萬失業人士、60多萬家庭照顧者,以及不少60至64歲提早退休人士。要釋放這些潛在勞動力,僱主都要有所承擔,但很多企業都未能做得到彈性上班時間、家庭友善安排、改善待遇等措施,只是一味要求輸入外勞,實在不合理、不公道。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