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香港仔】|端午說龍舟

  • honchausiuchung
  • 5月30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周小松 | 勞聯秘書長、立法會議員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除了吃糉子,相信不少市民都會扒下龍舟應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扒龍舟為何會成為端午節的另一「指定動作」呢?


龍舟活動的起源眾說紛紜,有一種與戰國時期楚國大臣屈原有關的說法,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屈原投江自盡後,人們在江上划船以尋找他的遺體,後來演變成為扒龍舟的活動。不過亦有講法認為,早在屈原投江之前,已經有划龍舟的習俗。例如著名作家和學者聞一多先生認為,吳越地區的先民以龍作為圖騰,並會祭祀龍圖騰以祈福禳災,而賽龍舟是祭祀儀式中的環節。


在本港,端午節已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是52個「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主項目之一。它其下的四個次項目全部都與龍舟有關,包括龍舟競渡、大澳端午龍舟遊涌(同時列入香港非遺代表作名錄和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遊夜龍和遊龍。龍舟競渡具競賽性質,而據說香港仔是本港最早舉行龍舟競渡的地區之一。至於另外三個項目屬富地區特色的非競技性傳統龍舟習俗,分別在大澳、大埔和長洲舉辦,祈求水陸平安。值得一提的是,「龍舟製作技藝」也是香港非遺清單項目之一,傳統龍舟以柚木製作,而現時大部分比賽用的龍舟已是由玻璃纖維製成。


民間將龍舟扒過的水稱為「大吉水」,有吉祥之意。龍舟所承載的,既有我國悠久的傳統文化,也有人們對安康生活的期盼,更有團隊同心奮進的拚搏精神。無論有沒有「落場」扒龍舟,我都鼓勵大家多了解端午節背後的意義,認識龍舟所蘊含的文化歷史。

【周昇詞】專欄

原文刊於:香港《香港仔》

刊登日期:2025-05-30

相關文章

【香港仔】|僱員在惡劣天氣下工作權益

周小松 | 勞聯秘書長、立法會議員 本港在星期二迎來一場大暴雨,當日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超過11小時,是天文台有紀錄以來的第二長。在社交網站上流傳着不少打工仔女冒雨上班的影片,有人在水浸及膝的道路上涉水前行,也有人望着被淹浸的道路進退兩難,情況再次引起社會對於僱員在惡劣...

 
 
 
【香港仔】|訂立照顧者假期

周小松 | 勞聯秘書長、立法會議員 照顧者肩負着繁重的責任,而近年社會對於支援照顧者的議題越加關注。本港有不少打工仔女須要兼顧全職工作及照顧子女或年長父母,擔子不可謂不重。我認為,政府可考慮訂立法定有薪照顧者假期,以紓緩照顧者的壓力。...

 
 
 
【香港仔】|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

周小松 | 勞聯秘書長、立法會議員 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已經實施兩個多月,僱員在今年5月1日(轉制日)起的遣散費/長期服務金(長服金),不會被僱主強積金強制性供款累算權益「對沖」,因而可以保留更多強積金累算權益。我對於取消「對沖」的落實感到欣喜,但也聽到有些中小微企僱...

 
 
 

Comments


回到最頂.png
bottom of page